加沙,已经被推到了生死边缘!
8月22日,联合国支持的《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(IPC)》发布了最新报告,正式确认加沙出现饥荒。这一消息震动全球,因为这是中东历史上首次被认定为发生饥荒的地区。以色列方面立即否认,但联合国官员明确指出,IPC的计算方式被视为国际公认的“黄金标准”,即便参考以色列的数据,结论依旧无法改变——加沙确实陷入饥荒。
所谓“饥荒”的确认,必须同时突破三大阈值:一是居民食物摄入量严重下降;二是急性营养不良广泛存在;三是因饥饿、营养缺乏或相关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出现大幅增长。过去,加沙已触碰前两项指标,而这次则是第三项指标被突破,意味着死亡潮已经发生。
展开剩余74%虽然国际社会陆续展开空投行动,但多数物资掉落在战火笼罩的危险区域,当地民众往往冒着生命危险也难以获取。危急关头,俄罗斯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伸出援手,为百万加沙居民送去了数百吨大米、面粉和饮用水等紧缺物资,首批援助已经抵达当地家庭。
8月23日,卡德罗夫通过个人官方账号宣布,以其父亲、车臣首任总统“艾哈迈德·哈吉·卡德罗夫”命名的基金会已在加沙正式启动人道援助项目。事实上,这并非仓促之举。早在8月5日,卡德罗夫的儿子、年仅17岁的亚当·卡德罗夫就被任命为车臣方面负责加沙人道援助的负责人。当时便有消息指出,车臣“绝不会在穆斯林兄弟遭受苦难时袖手旁观”,因此早早开始筹备食品、药品等物资,如今仅用半个月就实现了投放。
这份援助虽能在短期内缓解燃眉之急,但从长远角度来看,加沙依旧没有清晰的未来。8月21日,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了一段触目惊心的采访录像,一名被派往所谓“物资分发点”的卡车司机回忆称,他亲眼看到以军与美方安保人员对民众肆意开火,几乎是“见人就杀,甚至连飞鸟都未能幸免”。
同一天,加沙中部爆发罢工潮,以军则趁机展开对加沙城及其他区域的全面接管。根据以色列国防部长的批准,军方计划动员6万名预备役,并延长2万人的服役时间,以支撑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。以色列军方还声称,代号“基奠战车”的行动已经控制加沙地带75%的区域,并准备发起“基奠战车2.0”,以实现全面掌控。
国际社会也在做出反应。2025年8月21日,英国、法国、德国等28个国家共同发表声明,要求以色列允许记者进入加沙,同时呼吁立即停火、无条件释放人质,并保障人道主义物资的畅通。然而,美国拒绝在声明上签字,这也让外界对其立场产生更多质疑。
对加沙而言,这些声明几乎没有实际意义。真正急需的,是以军撤出与立即停火。因为只要炮火不断,饥荒和死亡就会持续。遗憾的是,目前停火依旧遥遥无期。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的分歧难以调和,外部国家的利益博弈让和谈几乎没有任何进展。
如今,数百万加沙平民正陷入“无路可逃”的绝境。战争阴云仍然压在这片土地上,所谓的呼吁、劝告、调解,在血与火的现实面前显得无力。物资匮乏,外援艰难,巴勒斯坦没有退路,甚至未来可能连关于加沙的新闻都逐渐稀少。作为旁观者,很难再用文字描述这片土地的悲惨,眼前似乎已能看到一个令人沮丧的结局。虽然不愿接受,但它却正在一步步成为残酷的事实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益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